闯出种业创新广阔天地

  今年是种业振兴行动由“三年打基础”转向“五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种业振兴行动实施3年来,育种创新攻关实现重要突破,国家级制种基地供种保障能力达到75%,有效满足了农业生产用种需要,种业的基础性、战略性核心产业地位进一步强化。不过,目前我国种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需要,还需从夯实创新基础、提高创新适应性、增强创新协同力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作物、畜禽、水产、农业微生物等种质资源是种业创新的基础。目前,我国农业种质资源保存总量已居世界第一位,种质资源种类更加丰富,部分资源多元化开发利用得以实现。但是,农业种质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深度仍有待提升,已开发的资源多停留在初级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利用生物和信息技术,将我国的种质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一方面,要加大种质资源表型与基因型精准鉴定力度,搞清楚种质资源全生长周期的表型性状,明确育种可利用的优异基因,为培育高产高效、绿色优质、节水节粮、宜机宜饲、专用特用突破性新品种提供基础。另一方面,要健全资源共享利用机制,系统集成分散在政府部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中的基因型、表型和环境组学数据,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开发育种算法、模型,快速定向实现种质改良和品种创新,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和精准度。

  当前,我国正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等提高“以地适种”能力,但随着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日益增大、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成本逐步上升,增强“以种适地”能力,对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种业创新应充分考虑新品种的区域适应性和微观环境适应性,有效响应市场需求,唯此,才能在增加产量的同时,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同农业生产区域对种业创新的需求也存在差异,比如东北冷凉区对超早熟农作物品种有较大需求,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则更需要耐旱性强的农作物品种、畜禽品种。因而,在种业创新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设计出最适应当地土壤、气候、环境的突破性品种,加速品种更新换代,拓展农业生产空间。

  种业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涉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协同发力。企业在种业创新中居主体地位,可以将种业育、繁、推各个环节有机联系在一起,发挥延伸作用。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在种质资源发掘、优异材料创制和育种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优势。金融机构通过推出更多适合种业特点的金融保险产品,创新融资担保方式,可以为种业创新提供长期稳定支持。政府本身并不直接参与种业创新,但在创新环境的构建上有其重要作用。基于此,应完善科技、财税、金融、投资、产业、用地等针对性强、精准度高的种业创新引导与支持政策,激励各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互补性资源,形成目标同向、优势互补、共享共赢的种业创新格局,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切实增强种业自主创新能力。针对审定品种多但突破性品种少、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的状况,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快保护和全周期、全链条、全领域服务的工作格局,有力维护品种权人的正当权益,用制度导向激发创新活力。

上一篇

欧美海上风电开发“遇冷”

下一篇

日本岛根县一住宅发生火灾,已致3人死亡